美国封杀中兴通讯事件和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使得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头等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的难点有哪些?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做好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从而支撑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本期专家圆桌深入采访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晓林、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总裁李飞,为读者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加强知识产权意识
《世界经理人》:美国封杀中兴通讯事件和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使得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头等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形势,给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带来哪些影响?
李飞:今年以来,一方面全球经济在总体复苏向好,另一方面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风险,知识产权作为贸易壁垒的重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凸显,最显著的就是美国以技术封锁为名,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和转型升级。从积极一面来看,通过中兴事件,让国内更多企业意识到加强原始创新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对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更加重视。但也必须注意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会更多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加快知识产权的全球布局,埋设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壁垒,对我们产品出口和技术升级带来挑战。
《世界经理人》:在进军全球市场时,中国企业往往容易遇到一些陷阱。在你看来,中国企业主要遇到的陷阱都有哪些?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的重要性和价值体现在哪里?
党晓林:洞悉可能遇到的问题:首先是侵犯海外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尽管产品在国内没有专利侵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但是到了海外可能会受到竞争对手的阻击而面临专利侵权等问题。此外,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参展也经常遇到知识产权纠纷,尤其是在欧盟国家的展会上频繁遭遇侵权调查。欧盟国家执法部门在接到申请后往往会在国际展会上对中国企业的参展产品进行大面积搜查。申请如果成立,便立即下达临时禁令并强制执行,参展展品被大量没收,展台被要求撤销。中国企业因此无法正常进行产品展示、推广、商务洽谈等活动,而造成企业的国际形象受损以及经济损失。
因此,在产品研发、进入海外市场或在海外参展之前需要进行知识产权检索和评估,对产品是否可能侵犯他人专利权和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建立预案,以便后续从容应对。以贴牌方式出口的外贸企业,应注意下单的外商是否拥有该产品的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权利的证明文件,应在合同上约定知识产权免责条款。
李飞:中小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过程中,由于对目标市场国法律制度不够熟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以商标的海外注册为例,很多时候,企业会遇到一些恶意抢注商标的问题,而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未能在法律所规定的异议期内发现该恶意抢注的行为,从而丧失该商标权。企业被抢注商标后,不仅无法继续销售该商标的对应商品,同时会损害企业的商誉,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此外,中小型企业在进行海外产品(如生产线)并购时,并未对该产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购买,在设备购买完成后,才发现每年都需要缴纳高额的知识产权许可费用,大幅削减企业的自身利润,陷入被动局面。这些都是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
关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的价值,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知识产权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全球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如果企业没有在目标市场国申请知识产权,极有可能被竞争对手以知识产权名义阻挡在市场外,即使进入市场,也有被颁发禁令逐出市场的风险,并且面临被诉侵权和巨额赔偿的风险;第二,知识产权是企业最好的形象代言人,有利于赢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及尊重,国际商业交往看重的不是你的论文、职称,而是你的专利技术。